這兩天發生一些事,我發現我居然可以安然地渡過,並且用一種全新的角度看待自己和別人。這讓我十分高興,想來我慢慢成為一個不再那麼有稜角的人,可以諒解與接受這世間的種種差異、愛恨、痛苦、錯誤,和每個人自己的樣子。這麼下去也許我不會再是個充滿憤怒與激情的人,離開青春期對「人」的勾勒越來越遠,也越來越懂得妥協。雖然我比年輕時更具有愛人的能量了。不知道是好是壞。
不過這樣清明的神智還是有代價的。這兩天什麼都沒吃,吐得連膽汁都出來了。昨天下午有人來看我,我勉強撐著模糊的意識下山去會他,坐在咖啡館裡每三分鐘就去洗手間吐一次。最後不得不留下他一個人去看醫生。實在是很不好意思。大老遠來看我哩。
今天終於好些了。
---
這幾天的生活細節:
買了王安憶的「獨語」,符傲思的「魔法師」,一套珠灰繡花緞面睡袍。失手砸掉一個HARIO玻璃壺。每天看過期的「CSI犯罪現場」。星期一下午趕著完成兩百多份文件。著手準備幾篇小說和採訪。
photo:當我想起這樁茶壺風暴時的表情。
#私日記 #黃宜君
[20040421]4/21,私日記/旅館房間一角。
昨天重看一次「半生緣」。顧曼楨的故事固然悽愴,然而整本小說裡另一個安靜地犧牲了一輩子的女人,沈世鈞的母親,才真正令我感到無邊的恐怖。曼楨因為是有情愛的,受過教育的新時代女性,硬是被姐夫侮辱囚禁並且毀掉大半生,讀者自然會為她感到憤怒。但是沈太太(書裡她甚至沒有閨名),雍容地接受丈夫長年住在小公館的事實,守著宗法制度給她的地位與子嗣,靜默地,沒有怨言地坐在正房裡,甚至天天去小公館看著姨太太照料病倒的丈夫。
書裡沒有一個人過問她的喜怒哀樂。彷彿她的一生是這麼地應當。
讀著讀著讓我想到認識的女人。那些女人,為了生活,或是子女,想來想去只好裝聾作啞。當她們的丈夫享著沈嘯桐式的中年艷福的時候,她們不再哭了,打起精神照顧兒女服侍公婆,學各種才藝,或是努力賺錢。然而夜裡她們再也無法入睡。
她們的故事如此殘忍,又如此平淡。我不知該怎麼敘述關於她們的人生。再憤慨也是無濟於事。
說來,我們這個社會也沒有比「半生緣」那年代進步多少。
photo:7,15,夜,花蓮。旅館房間一角。
#私日記 #黃宜君
書裡沒有一個人過問她的喜怒哀樂。彷彿她的一生是這麼地應當。
讀著讀著讓我想到認識的女人。那些女人,為了生活,或是子女,想來想去只好裝聾作啞。當她們的丈夫享著沈嘯桐式的中年艷福的時候,她們不再哭了,打起精神照顧兒女服侍公婆,學各種才藝,或是努力賺錢。然而夜裡她們再也無法入睡。
她們的故事如此殘忍,又如此平淡。我不知該怎麼敘述關於她們的人生。再憤慨也是無濟於事。
說來,我們這個社會也沒有比「半生緣」那年代進步多少。
photo:7,15,夜,花蓮。旅館房間一角。
#私日記 #黃宜君
[20040418]4/18,私日記/我常去的咖啡館。
有時候我會想,電影究竟是怎樣地在影響現實人生。
「紅色情深」我反覆看了三四十次。「藍色情挑」、「今生情未了」大概二十次。「去年在馬倫巴」「情人」「雙面維若妮卡」及其他族繁不及備載的片子大概十幾次。大學在南部唸書,二十坪大的七樓公寓裡只有我一個人,刻意地不裝電視不接網路像一座時間外的小島。不放唱片的時候我就放電影,自顧自做其他的事,打開音量讓對話與配樂充滿整間屋子。久了以後影片裡的人物情節與我的日常生活成為交錯的記憶,彷彿觸手可及。
於是某些生活細節被暗示性地改變了。例如每天出門時買一份報紙。用玻璃杯刷牙漱口。在咖啡店總是挑窄桌子。拿硬殼紙夾裝樂譜。戴長耳環。吃三角形紙包棒棒糖。
並且另一些原有的習慣被保留下來。像是用玻璃瓶裝零錢,穿黑長裙練唱,旅行時逗留在旅館大廳,冬日戴圍巾,從不將鑰匙插在門上,在車站咖啡廳等火車來到。
年久月深這些被我觀看、閱讀、聆聽、思考與接受的事物,漸漸地將我內在的某個部分變成它們的樣子。
photo:我常去的咖啡館。
#私日記 #黃宜君
「紅色情深」我反覆看了三四十次。「藍色情挑」、「今生情未了」大概二十次。「去年在馬倫巴」「情人」「雙面維若妮卡」及其他族繁不及備載的片子大概十幾次。大學在南部唸書,二十坪大的七樓公寓裡只有我一個人,刻意地不裝電視不接網路像一座時間外的小島。不放唱片的時候我就放電影,自顧自做其他的事,打開音量讓對話與配樂充滿整間屋子。久了以後影片裡的人物情節與我的日常生活成為交錯的記憶,彷彿觸手可及。
於是某些生活細節被暗示性地改變了。例如每天出門時買一份報紙。用玻璃杯刷牙漱口。在咖啡店總是挑窄桌子。拿硬殼紙夾裝樂譜。戴長耳環。吃三角形紙包棒棒糖。
並且另一些原有的習慣被保留下來。像是用玻璃瓶裝零錢,穿黑長裙練唱,旅行時逗留在旅館大廳,冬日戴圍巾,從不將鑰匙插在門上,在車站咖啡廳等火車來到。
年久月深這些被我觀看、閱讀、聆聽、思考與接受的事物,漸漸地將我內在的某個部分變成它們的樣子。
photo:我常去的咖啡館。
#私日記 #黃宜君
訂閱:
文章 (Atom)